SOHO中国在上海获得第四个项目

今天,SOHO中国公司收购了上海又一项目的部分股权,收购完成后我们还会进一步与卖方磋商,继续以同等价格收购这个项目的剩余股权。这是SOHO中国在上海的第四个项目,对SOHO中国的股东来说是一个喜讯。
这个项目的收购清晰地展示了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、发展战略和对房地产形势的判断:
1、集中在大城市交通便利的繁华地段。衡量地段是否繁荣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它是不是处在交通枢纽上,尤其是地铁...
今天,SOHO中国公司收购了上海又一项目的部分股权,收购完成后我们还会进一步与卖方磋商,继续以同等价格收购这个项目的剩余股权。这是SOHO中国在上海的第四个项目,对SOHO中国的股东来说是一个喜讯。
这个项目的收购清晰地展示了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、发展战略和对房地产形势的判断:
1、集中在大城市交通便利的繁华地段。衡量地段是否繁荣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它是不是处在交通枢纽上,尤其是地铁...
《财经》张杰:您怎么看待这次这个国五条中非常明显的“一刀切”特征。背后是不是决策层意识到了政策执行不到位,给外界留了很多腾挪的空间?
潘石屹:如果不“一刀切”,“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”的现象就会重演。昨天出台的这五条政策中,我认为重要的有两点:一是住房信贷政策;二是房产税。其余都是强调“进一步”如何,执行起来很难。
一、住房信贷政策就是“按揭政策”,过去一直在划分首套、第二套、第三套以上,操作和监管...
1
2 3 45
这21家上市房地产公司的总借贷为4000亿元。 净资产负债率,即【(有息借贷—现金)/ 股东权益】。最近二百年来,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人口迅速增长,社会财富也迅速增加,赶上这些变化的国家叫发达国家...
一个人要有活力,有生命力就要不断学习。一个公司要有活力,有生命力,就要成为一个会学习的机构,现在有很多渠道可以学习,我比较看重以下三方面:
第一,从神圣的经典中去学习。圣言...
我在“2005委员会”会议后接受记者的采访
昨天“2005委员会”的午餐会有许多媒体记者参加,有《中国青年报》、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”、《财经》等媒体的朋友们在电梯间和走廊里,在会议间歇中,问了我们一些当前大家关心的房地产问题,由于时间仓促,现场环境和我思路都比较乱,今天在博客上对朋友们的问题疏理一下一并做答。有记者提及“中房协”上书国务院,请求不要再加大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力度,问我对此事的看法。
房地...
应蓝狮子出版公司邀请,跟大学生朋友通过信件交流。我看了华北政法大学的桂思聪、邢凯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曹澈三位朋友给我写来的信,信中提出了他们的困惑,我也给他们分别写了回信,还不完善,贴到这里,与更多朋友一起交流讨论。
尊敬的桂思聪同学:
你好!
看完你的来信,首先我要说我非常理解你的想法,在信中你先提出了你的观点:“当您为一个目标奋斗了很多年之后,成功地达到了您的梦想,但这个时候您发现,有那么些...
应蓝狮子出版公司邀请,跟大学生朋友通过信件交流。我看了华北政法大学的桂思聪、邢凯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曹澈三位朋友给我写来的信,信中提出了他们的困惑,我也给他们分别写了回信,还不完善,贴到这里,与更多朋友一起交流讨论。
尊敬的邢凯同学:
你好!看了你的来信,看到了你这封信的标题《一个浪漫主义者的快乐困惑》,谈一点我个人的感想与你一起分享。
当我们抬起头来,把我们的注意放在精神成长、知识的增长和为他...
应蓝狮子出版公司邀请,跟大学生朋友通过信件交流。我看了华北政法大学的桂思聪、邢凯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曹澈三位朋友给我写来的信,信中提出了他们的困惑,我也给他们分别写了回信,还不完善,贴到这里,与更多朋友一起交流讨论。
尊敬的曹澈同学:
你好!
谢谢你的来信,你提出一个好问题,你觉得做成功者和做好丈夫是一对矛盾,为事业和家庭的抉择迷惑,担心未来各种角色在自己身上的协调,我想,这正是你对自己责任的思...
今天是SOHO中国特别的日子,SOHO中国成功取得了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旁的一块土地,这块土地是继SOHO东海广场、上海外滩204地块之后SOHO中国在上海取得的第三个项目,SOHO中国按照预定的目标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进入上海的战略。
大家一定会关心上海的市场,我们如何看待上海的发展?中国的经济和财富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、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区域。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%,人口占全国...
观点地产网陈小丽:媒体爆出国土部向银监会密报的1457宗闲置土地后,在业内引起巨大震动。请问您认为这次是否可以真正终结开发商的囤地行为?
潘石屹:房地产开发商的囤地行为这几年来一直是政府整治的重点,因为开发商的囤地行为不仅违法,而且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,在囤地过程中,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律纠纷和官司。由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只囤地,不建房子,市场上房子供应量少,直接造成了房价快速上涨。
房地产开发商囤...
江觉迟:
你好。
我不知道这是你的真名,还是你的笔名;书中的梅朵,我也不知道是真实的你,还是你化身的主人公。
《新周刊》的胡赳赳先生朋友发给我你写作的《酥油》的电子稿,说这是一本可以感动所有都市人的小说。在这个时代,能够令人发自内心感动的事物已经越发稀少。我承认,一开始,我只是抱着好奇而且并不准备落入被感动的陷阱的心态,而漫不经心的开始读你的《酥油》。读其中的关切、爱意、爱情、追求、宗教和好藏...